吳某與A市人社局 河北省人社廳
工傷認定及行政復議申請監督案
【典型意義】
根據工傷認定的相關法律規定,當用工單位存在違法轉包、分包等情形時,不應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為前提認定工傷。本案中,檢察機關在辦案中堅持司法為民宗旨,準確認定“不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為前提認定工傷”的特殊情形,通過抗訴監督法院糾正錯誤行政判決,保障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了司法公信力。
【案例簡介】
2012年7月,吳某在河北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某大樓工程拆除三樓模板時摔下受傷。吳某向A市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A市人社局以其沒有與河北某建筑工程公司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為由,作出《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吳某向河北省人社廳申請行政復議,河北省人社廳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書》,維持A市人社局的不予受理決定書。
后吳某向B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A市人社局作出的《工傷認定不予受理決定書》和河北省人社廳作出的《行政復議決定書》。B區人民法院作出行政判決,支持了吳某的訴訟請求。A市人社局不服一審判決,向A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A市中級法院撤銷一審判決。吳某不服二審判決,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河北省高級法院裁定駁回吳某的再審申請。
吳某不服,向A市人民檢察院申請監督。A市人民檢察院受理后,經審查認為A市中級法院的二審判決適用法律不當,提請河北省人民檢察院抗訴。
河北省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四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人社部發〔2013〕34號)第七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4〕9號)第三條第一款對《工傷保險條例》將勞動關系作為工傷認定前提的一般規定作出了補充,即當存在違法轉包、分包的情形時,用工單位承擔職工的工傷保險責任不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為前提。河北某建筑工程公司將某大樓工程中的部分工程發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周某等人,吳某受周某聘用,在拆除模板時因工受傷,河北某建筑工程公司依法應當承擔吳某所受事故傷害的工傷保險責任。
2020年3月,河北省人民檢察院向河北省高級法院提出抗訴。河北省高級法院于2020年11月作出終審判決,撤銷A市中級法院的行政判決,維持B區人民法院的行政判決。
呂某等54人與承德市C區醫療保障局
醫療保險待遇檢察監督案
【典型意義】
檢察機關依法履行行政檢察監督職能,貫徹“穿透式監督”理念,充分發揮“一手托兩家”的作用,在監督生效裁判的同時,對行政行為合法性一并進行審查,助推法治政府建設。本案中,退休職工雖然勝訴了,但恢復醫療保險待遇的訴求并沒有完全實現。檢察機關加強調查核實,找準政策依據,加強溝通協調,向醫保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行政,最終54名退休職工的醫療保險待遇全部恢復,行政爭議得到實質性化解,真正實現案結事了政和。
【案例簡介】
2018年12月25日,承德市C區醫療保障局(以下簡稱區醫保局)作出《關于原承德弘基水泥有限公司個人一次性繳費通知書》(以下簡稱《通知書》),通知該公司退休職工呂某等54人共補交醫療保險費63萬元,未按規定繳納的,將于2019年1月1日停止個人醫療保險待遇。呂某等54人被停止醫療保險待遇后,多人多次到區信訪局上訪。2019年5月30日,呂某等人向承德市C區人民法院起訴,請求依法撤銷區醫保局作出的《通知書》。2019年9月30日承德市C區人民法院判決撤銷區醫保局作出的《通知書》。C區醫保局不服判決,上訴至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年11月18日,承德市中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退休職工勝訴了,但恢復醫保待遇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呂某等人認為C區醫保局依據承市政[2004]27號文件,要求另繳納醫保費63萬的行政行為不當,請求恢復54人的醫療保險待遇。C區檢察院依托當地多元化解糾紛機制,由信訪局獲悉該行政爭議后,依職權啟動監督程序。為維護企業退休職工合法權益,檢察機關查找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依據,向C區醫保局進行釋法說理,指出呂某等54名退休職工不宜適用承市政[2004]27號文件規定,并發出檢察建議督促解決呂某等人醫保待遇問題。C區醫保局向承德市醫保局請示后,制定如下解決方案:原承德弘基水泥有限公司退休職工可參照承市政辦字[2014]183號規定,每名退休職工只需繳納補充醫療保險費1634元,共計88236元,即可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2020年7月,呂某等人將上述費用補繳完畢,欠發兩年的醫療保險費發放到卡,呂某等54人的醫療保險待遇全部恢復。
楊某認為D市中級人民法院
登記立案程序違法檢察監督案
【典型意義】
人民法院對起訴、自訴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的,應當出具書面裁定、載明理由,并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和期限。本案中,D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短信形式告知不予立案結果,檢察機關予以監督糾正,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起訴權。檢察機關從解決當事人實質訴求出發,提出檢察建議后,又與法院行政化解中心共同開展協調工作,促進行政機關履行信息公開義務,為在審判人員違法行為監督案件中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提供了思路和范式。
【案例簡介】
2020年2月17日,楊某向D市房屋交易與產權管理中心(以下簡稱D市房管中心)提出信息公開申請,申請公開“怡然居”房產開發建設過程中D市房管中心保存的全部文件資料。2020年2月19日,房管中心作出信息公開答復。楊某對該行政行為不服,向D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2020年2月28日,D市人民政府作出行政復議告知書,告知楊某,根據《行政復議法》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申請人楊某應當依法向D市房管中心的主管部門即D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下簡稱D市住建局)提出行政復議申請。楊某不服該復議決定,于2020年3月26日向D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院撤銷該行政復議告知書并判令被告作出復議決定。2020年3月27日,F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法院信息平臺告知“楊某提交的網上立案(楊某訴D市人民政府一案)審查不合格,告知書并非具體行政行為,不具有可訴性,依法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币蚍ㄔ杭任戳?,亦未作出不予立案裁定,楊某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
D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第二款規定,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書應當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據此,D市中級人民法院未作出書面裁定,僅以短信告知,違反法律規定。2020年5月,D市人民檢察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三條第三款、《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試行)》第二十八條第(十二)項的規定,向D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要求法院在法律規定期限內對該案及時立案或作出不予立案裁定。之后,與D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爭議化解中心溝通協商,共同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最終,D市房管中心向楊某公開了其保存的“怡然居”房產開發建設過程中的全部文件資料,申請人楊某撤回監督申請,行政爭議得到實質性化解。
吳某與E市農業農村局 E市行政審批局
行政許可申請監督案
【典型意義】
本案闡明了檢察機關通過全面檢索法律法規、聯合行政機關現場勘查、咨詢專家等方式明確“城鎮居民區”不包含村莊,應當辦理行政許可。且當出現行政機關職能整合或法律法規進行調整等客觀情況時,檢察機關持續關注爭議化解,舉行公開聽證,發出檢察建議,促進依法行政,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案例簡介】
2017年5月,吳某以河北省E市某養殖場負責人的身份向原E市農業畜牧水產局(現E市農業農村局)申請核發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該局受理后,派工作人員到現場審核,認定養殖場距離村莊218米,不符合《行政許可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第五條第三款的規定,以“養殖場距離村莊不足500米”為由作出《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書》并于2017年6月送達吳某。2018年10月,吳某向E市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確認E市農業畜牧水產局行政行為違法,并頒發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2018年12月,E市法院認為吳某在知道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起訴權利,超過法定期限,裁定駁回起訴。吳某不服,先后向E市中級法院、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再審,均未獲支持。
2019年12月,吳某向檢察機關提出監督申請。檢察機關經調查核實認為:一是吳某的訴訟請求確已超過法定起訴期限,法院裁判并無不當。二是根據農業部與建設部的相關規定,《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第五條第三款中關于“城鎮居民區”的定義,應當理解為“以非農業和非農業人口聚集為主要特征的、人類按照生產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點”,村莊不屬于城鎮居民區,E市農業畜牧水產局應當為吳某辦理行政許可。
2019年12月,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調整動物防疫條件審查有關規定的通知》,要求自通知印發之日起,暫停執行關于興辦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等場所的選址距離規定。
2020年2月,檢察機關做出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同時等待相關法規出臺,持續關注爭議化解。2020年7月,相關法律法規相繼出臺,但吳某的行政許可仍未得到批準。2020年10月,E市檢察院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組織公開聽證,邀請專家論證,厘清法律關于“城鎮居民區”的界定。E市農業農村局、E市行政審批局當場承諾為吳某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并與吳某簽署和解協議。同時檢察機關向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糾正違法行政行為。2020年11月,E市行政審批局為吳某辦理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朱某與滄州市F區民政局
婚姻登記糾紛申請監督案
【典型意義】
婚姻關系是家庭的基石,行政機關依法行使對公民婚姻登記進行行政確認的權力,對維護家庭穩定和社會和諧至關重要。本案中,朱某因再婚登記問題,花費數年時間,歷經三級法院審理,幾輪“程序空轉”,實體爭議始終未得到實質性解決。檢察機關在充分調查核實的基礎上,組織公開聽證,對行政機關和申請監督人進行釋法說理,最終化解了爭議矛盾,滿足了申請人的合法合理請求;通過向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促進基層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案例簡介】
2001年朱某與張某登記結婚,2006年經法院判決離婚。2009年公安機關查明張某戶口系假戶口,其戶口簿注銷。后朱某多次向法院起訴請求撤銷其與張某的結婚證或者確認其與張某的結婚證無效,法院均未受理。朱某與張某的離婚判決生效后,因財產分割問題多次重審,2012年法院作出該案終審判決(××第140號民事判決)。2016年,朱某持前述判決書到民政局辦理再婚登記,民政局以該判決沒有“準予朱某與張某離婚”判項為由認為不能說明二人已離婚,對其再婚申請不予受理。朱某遂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判決撤銷其與張某的結婚證,依法為其辦理再婚登記,法院以重復起訴為由不予立案。2018年4月,朱某再次起訴,請求確認其與張某的結婚證無效,法院不予立案。
朱某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滄州市檢察院審查認為法院的裁判結果并無不當,但鑒于此案歷時多年,始終未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遂成立辦案組,全面研究案情,開展調查核實,尋求化解之策。經審查朱某與張某的離婚判決早已生效,××第140號民事判決足以證明二人婚姻關系已經解除;即使民政局認為該判決無法認定二人婚姻關系已經解除,也應告知其提供證明二人離婚判項的判決書,再決定是否為其辦理再婚登記,民政局工作確實存在疏漏。2020年7月23日,檢察機關組織公開聽證,邀請人民監督員作為聽證員,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律專家列席,并邀請朱某所在村村委會委員旁聽。會上,雙方當事人充分闡明觀點、表達訴求,聽證員、法律專家對案件法律適用、訴訟時效等焦點問題進行分析評議,一致認為朱某與張某的婚姻關系已由法院生效判決予以解除,并發生法律效力;民政局應當依法辦理朱某的再婚登記申請。民政局當場表示對朱某的結婚登記進行再次審查,依法為其辦理再婚登記。朱某對檢察機關為其化解爭議所作的工作和努力表示感激。2020年8月19日,檢察機關向F區民政局發出檢察建議,指出其在處理朱某再婚登記問題上的不當之處,建議其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民政局及時回復,逐一落實了檢察建議各項內容。
白某某與H縣人民政府
宅基地權屬登記申請監督案
【典型意義】
白某某與H縣人民政府之間的行政爭議,其根源是白氏兄弟之間的矛盾。本案行政訴訟程序空轉,加劇了申請人的不滿和怨懟,白氏兄弟的關系降至冰點,形同陌路。檢察機關綜合運用調查核實、釋法說理、領導包案等多種手段,厘清案件事實,還原歷史真相,依法向縣政府發出檢察建議,加強跟蹤監督促成和解,既化解了行政爭議,又解開了白氏兄弟多年的心結,和睦如初。
【案例簡介】
白某某系H縣某村村民,1978年某村整體遷出分配宅基地時,訴爭宅基地分配給了白某某的父親白某。2003年換發宅基本,H縣政府將涉案宅基地登記于白某某之弟名下。2019年2月11日,白某某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該集體土地使用證書。因白某某在庭審中陳述其于2003年已知曉訴爭宅基地登記在其弟名下,法院認為白某某2003年即知曉具體行政行為,2019年2月11日起訴已超過法定起訴期限,依法裁定駁回起訴。二審、再審法院均以超過法定起訴期限為由,駁回白某某上訴和再審申請。
2020年3月5日,白某某向保定市人民檢察院申請監督。檢察機關審查認為法院裁定駁回起訴并無不當。經調查,白某某一直為某村村民,1978年分配宅基時與其父母、妹妹共同生活。1978年該村分配了一份半宅基地給白某,白某某(當時已結婚生子)和其弟弟均沒有分到宅基地。1987年由村里的宅基本換發縣政府宅基本時,訴爭宅基地登記在白某名下。2003年再次換發宅基地證時,原白某名下的宅基地登記在了白某某弟弟名下,注明來源舊證,但土地登記檔案中卻未找到變更使用權人的依據。綜合上述情況,檢察機關推斷白某名下的宅基地應當包含分配給白某某的份額。2003年換證時,H縣人民政府在沒有明確土地權屬來源的情況下,僅根據村委會填報情況,就變更了宅基地使用權人,行政行為明顯不當。檢察機關據此向H縣人民政府發出檢察建議,H縣人民政府回復2003年農村宅基地清理整頓過程中,“經村委會證明,在丈量登記期間,白某在世,本人同意該宅基地登記在白某某弟弟名下”。檢察機關認為,H縣人民政府回復內容與檢察機關調查核實情況不符,遂再次致函,建議其本著認真負責、尊重事實的審慎態度,客觀公正地確定訴爭宅基地的權屬。H縣人民政府收函后,再次對確權行為進行核查。2020年8月28日,白氏兄弟在檢察機關的主持下當場簽訂和解協議,白某某弟弟自愿將訴爭宅基地使用權人變更為白某某,并向行政機關提出變更申請。白氏兄弟冰釋前嫌,17年的隔閡得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