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2018年1月27日在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河北省人民檢察院代檢察長 丁順生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檢察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審議,并請省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過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在省委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堅強領導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在省政府、省政協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對河北工作、政法工作、檢察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實施“五檢”總體工作思路,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各項檢察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全力服務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
始終聚焦大局、貼近大局、服務大局,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努力為全省經濟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主動融入重大戰略實施,同頻共振服務發展。制定實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保障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等工作指導意見,批捕起訴被稱為雄安新區第一案的張銀增非法占用農用地案等一批案件,對南水北調、冬奧會、北京新機場、石家莊軌道交通等4476個重大建設項目開展同步預防。聚焦“五個一批”工程,搭建扶貧資金使用監管平臺,嚴肅查辦截留克扣、虛報冒領等侵害扶貧資金的職務犯罪259人,積極追回贓款并返還群眾,中央領導對我省檢察扶貧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倡議并推動與京津檢察機關簽署合作框架意見,深化三地司法協作。
依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立案偵查濫用審批、許可、監管和執法司法權影響企業發展職務犯罪3307人。防范金融風險,批捕非法經營、非法集資等犯罪嫌疑人5710人、起訴7419人,妥善辦理“黃金佳”“e租寶”等一批涉眾型經濟犯罪。提前介入、引導偵查的霍國章銷售侵權復制品案、制售假冒“大寶”系列案件,被評為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件、精品案件。在全省各經濟開發區設立派駐檢察室179個,構建檢察機關服務企業前沿陣地。
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守護藍天綠水青山。成立專門檢察機構,會同有關部門持續開展“利劍斬污”行動,組織開展打擊大氣污染犯罪、非法處置危險廢物違法犯罪等專項活動,掛牌督辦蠡縣“5·18”重大環境污染致人死亡、工業污水滲坑等重大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43件,監督移送涉嫌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384件,批捕2491人、起訴5366人,立案偵查背后所涉職務犯罪575人。落實恢復性司法理念,建立修復補償、補植復綠、環境治理等機制。李來麗濫用職權少征污水處理費案被最高檢評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二、積極推進平安河北建設,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始終把保安全、護穩定作為第一責任,充分履行批捕、起訴等職能,深入推進平安河北建設,共批捕各類犯罪嫌疑人159734人、起訴253218人,筑牢維護首都穩定的“護城河”。
懲治犯罪增強群眾安全感。嚴厲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和邪教組織破壞活動,堅決懲治涉槍涉爆、拐賣婦女兒童、“兩搶一盜”等刑事犯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緊盯問題奶粉、毒豆芽、地溝油等案件線索,開展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監督公安立案407件448人。依法批捕起訴暴力傷醫和非法經營疫苗系列案。積極參與打擊整治倒賣公民身份信息、電話微信詐騙等新型犯罪專項行動,批捕1168人、起訴2192人。
化解矛盾實現案結事了人和。優化辦理群眾來信工作,實行遠程視頻接訪,最大限度減少來人訪數量。借助律師網絡建設在線法律咨詢平臺,與上訪人互動交流,引導群眾依法理性表達訴求。開展信訪積案化解攻堅,重大案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開聽證,化解信訪積案50件,息訴一起長達15年的上訪案被最高檢評為十大精品案件。加強司法人文關懷,向457名生活確有困難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發放救助金705萬元。
延伸觸角強化社會治理。扎實推進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積極參與社會治安問題專項整治活動。開展依法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犯罪專項活動,批捕黑社會性質犯罪430人、起訴405人。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積極參與校園欺凌專項治理、“校園貸”專項打擊、“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19個市、縣院被最高檢、團中央評為“全國優秀青少年維權崗”。針對司法辦案中發現的問題,研究提出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檢察建議5263件。
三、積極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大力推進懲防體系建設
切實發揮懲治腐敗犯罪主力軍作用,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持續保持查辦職務犯罪高壓態勢。堅決落實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部署,扎實做好人員轉隸、線索移交、配合銜接等工作,確保辦案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犯罪案件9485件14373人,立案人數同比上升22.6%,始終位居全國檢察機關前列。其中,涉案金額千萬元以上案件193件,副處級以上要案721人、同比上升1.6倍,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48.3億元、同比上升1.3倍。
強化政治擔當,集中力量查辦最高檢指定管轄案件。運用偵查一體化機制,依法承辦最高檢指定管轄案件585人,是全國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副國級1人、省部級8人、廳局級77人。輾轉16個?。ㄊ?、區)及境外取證,成功偵破蘇榮家族式腐敗窩案。從受賄20萬元線索查起到查獲2.3億元現金,一舉查獲魏鵬遠案這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檢察機關一次起獲贓款數額最大的案件。注重全面核實證據,促使劉鐵男認罪悔罪,并成功深挖查處熊必琳、林秀山等11件重大賄賂犯罪案件。
堅持守土盡責,嚴肅查辦省內職務犯罪案件。聚焦重點領域、重點部位,立案偵查鄭雪碧、劉學庫、周杰、仲繼安等省內職務犯罪大案要案6075件。立案偵查“小官巨貪”馬超群案等侵害群眾利益職務犯罪3199人,深入查辦保護黑車超載、違規辦理低保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瀆職侵權犯罪969人。加大追逃追贓力度,成功抓獲和敦促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78人歸案,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后規勸“百名紅通人員”黃紅、賀儉回國歸案。開啟“智慧偵查”新模式,省檢察院司法鑒定實驗室通過手機數據恢復、音頻視頻鑒定,為偵破100多件疑難復雜案件鎖定了證據。
加強源頭治理,深化職務犯罪預防工作。落實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年度報告制度,9篇報告被最高檢評為全國十佳、全國優秀年度報告。與30多個重點行業主管部門建立聯席會議機制,聯合郵政集團公司開展“預防職務犯罪郵路”活動,持續開展預防教育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部隊“六進”預防活動。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接受行賄犯罪檔案查詢59萬余次,攔截有行賄記錄的單位3831家、個人4432名。制作傳播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微電影、手機報、廉政廣告,《即將批捕》獲全國微電影展播“特別獎”、《罪證》獲一等獎和最佳創意獎。建成預防職務犯罪教育基地103個,對27萬余名國家工作人員開展訂單式警示教育活動。
四、強化對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有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認真貫徹刑事、民事和行政訴訟法,嚴格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人民檢察院法律監督工作的決議》,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大力提升訴訟監督實效。
強化刑事訴訟監督,尊重保障人權。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建設,監督行政執法部門移送涉嫌犯罪案件943件,監督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立案7828件、不應當立案而立案5256件。主動開展對經濟犯罪偵查、多發案件“另案處理”、公安派出所執法等專項監督,重點加強對刑訊逼供、插手經濟糾紛、漏罪漏犯等問題的監督,提出糾正偵查活動違法意見30017件次。監督糾正王玉雷涉嫌故意殺人錯案,被寫入最高檢工作報告,并載入《201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公開聽證審查逮捕遺棄“小平安”案,中央電視臺作了專題報道。加強對案件定罪不當、量刑嚴重失衡、審判程序違法的監督,提出刑事抗訴3208件、糾正違法意見11402件次。
強化民事訴訟監督,維護群眾權益。完善多元化民事訴訟監督格局,對法院生效裁判提出抗訴944件、再審檢察建議1912件,對審判和執行活動違法情形提出檢察建議9622件,支持當事人起訴4928件。開展執行案款集中清理,督促法院依法發放執行案款11.2億多元。開展基層民行檢察工作推進年活動,強化基層監督質效。依法立案偵查虛假訴訟過戶房產背后的職務犯罪9件9人。2016年辦理的女嬰接種疫苗致殘案,監督法院依法改判,幫助受害女嬰14年后終獲賠償。
強化行政檢察監督,促進依法行政。加強對行政訴訟案件審判及執行監督,對生效裁判提出抗訴32件,對審判和執行活動違法情形提出檢察建議1232件。探索對行政違法行為和不作為的監督,督促履行職責8409件,清收土地占用稅、契稅和行政罰款1億余元。2017年7月以來,全面開展公益訴訟,推動省兩辦印發加強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的文件,發現案件線索589件、立案316件,著力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強化刑事執行監督,維護司法權威。全面履行刑事執行檢察職責,監督糾正交付執行違法、收押出監出所違法、監管活動違法、社區矯正違法和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不當2.5萬人次,監督糾正財產刑執行不當4345件次,依法立案偵查看守所干警買賣立功線索、醫生辦理假醫學鑒定等刑事執行環節職務犯罪案件437件559人。深入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提出釋放或變更強制措施建議7836人,被采納7687人。開展集中清理判處實刑罪犯未執行刑罰專項活動,監督交付執行663人,李春河交付執行監督案被最高檢評為精品案。
五、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確保完成各項改革任務
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最高檢改革部署,大力開展“深化司法改革年”等活動,在全國檢察機關形成推進改革的領先優勢。
全力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突出檢察官辦案主體地位,完善權力清單,建立檢察權運行新模式。實行系統隨機分案,確保檢察官受案公平、辦案規范。明確辦案要求,發揮入額領導干部辦案示范引領作用。健全檢察官聯席會議、案件評查及業績考核等機制,同步加強對辦案的監督制約。統籌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提升辦案質量。
有序推進人員分類管理改革。穩步開展檢察官入額遴選和檢察輔助人員招錄工作,順利完成兩批檢察官入額遴選工作,全省入額檢察官5066名,占政法專項編制38%。及時完成轉崗定崗工作,入額檢察官已全部配置在辦案一線。實施員額動態管理,建立檢察官退出員額機制。
深入推進職業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檢察人員職務序列,主動加強與組織、人社、編辦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及時推動檢察官等級按期晉升。建立健全薪酬待遇體系,建立與辦案數量、質量、效果直接掛鉤的業績考核及獎金分配機制。建立健全履職保障機制,嚴格落實中央兩辦《保護司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規定》,努力營造更加健康的辦案環境。
統籌推進內設機構改革。制定實施《河北省市縣兩級檢察機關內設機構設置指導意見(試行)》,認真落實機構改革試運行工作,市縣兩級檢察機關改革后內設機構數分別壓減53%和77%。按照最高檢部署,及時修訂完善改革方案,加快推進省院機關內設機構改革。
六、加強檢察隊伍和基層基礎建設,夯實檢察工作發展根基
牢牢把握“五個過硬”要求,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打造信念堅定、司法為民、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檢察隊伍。
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迅速興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增強“四個意識”,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堅持以黨建帶隊建、抓班子帶隊伍,強化各級院黨組和機關黨組織建設,提升隊伍凝聚力戰斗力。注重職業道德教育,培樹先進典型,涌現出“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全國模范檢察院”“全國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全國模范檢察官”等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
提升素質強本領。建設國家檢察官學院河北分院,發揮主陣地作用,舉辦各類培訓班625期。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管理,12人被評為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加強法治理論重大實踐問題研究,聯合省直政法部門成立全省法治建設研究基地,協助最高檢成功舉辦海峽兩岸檢察實務研討會、第十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舉辦5屆河北檢察理論研究年會。
正風肅紀樹形象。認真學習貫徹《準則》《條例》,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積極配合最高檢對省檢察院黨組的政治巡視,實現對市級院巡視全覆蓋。嚴格落實“兩個責任”,扎實開展機關作風整頓和“一問責八清理”暨基層“微腐敗”專項治理工作等活動。運用“檢務云”對警車和公務用車進行全天候、全方位監管。強化督察和執紀檢查,加大責任倒查和問責力度,查處130名違紀違法檢察人員。
檢力下沉抓基礎。深入實施基層院建設規劃,開展“一院一策”活動,努力解決影響基層檢察工作開展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完善領導干部聯系基層院、上級院對口指導等制度,建立為基層辦實事常態化工作機制。完善基層院建設抽樣評估指標體系和運行機制,11個基層院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院。大力開展電子檢務工程建設,全面打造“智慧檢務”,6個市、縣(區)院被評為全國“科技強檢示范院”。
七、持續推進司法公信建設,大力提升群眾滿意度
堅持把司法公信建設作為關系檢察工作全局的系統工程來抓,弘揚工匠精神,全面提升檢察工作品質,努力提高檢察機關司法公信力。
規范司法健全長效機制。發揮案件管理部門職能作用,更新升級統一業務應用系統,認真開展案件流程監控,為涉案財物制作“電子身份證”,在全省政法機關推廣。健全完善司法行為檔案管理制度,嚴格落實檢察業務工作規范、內部監督制約、案件質量評查和錯案責任倒查等機制,逐步形成“人控+機控”“制度+科技”的內部監控體系,促進嚴格規范司法。
明確責任強化辦案監督。嚴格落實《全省檢察官履職監督辦法(試行)》,認真執行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和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責任追究規定。加強檢察一體化建設,在保障檢察官依法獨立辦案基礎上,不斷增強上級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檢察長對司法辦案工作的領導力,確保檢察權統一正確行使。
深化公開打造陽光檢務。推行審查逮捕案件公開審查、不起訴案件公開辦理機制,發布重要案件信息11672件、案件程序性信息24萬余件次、法律文書91466份,接受律師預約和查詢31770件次。推進“一網兩微一端”全覆蓋,發布各類信息104萬余條,我省檢察新媒體多次位列人民網、正義網發布的影響力排行榜前列。建立新聞發布常態化工作機制,參與“陽光熱線”電視直播,深入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連續4年作為最高檢指定的全國唯一檢察公信力第三方測評試點省份,廣泛開展社會調查和問卷測評,滿意率由79.89%提高到86.93%。
五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省檢察院積極做好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反貪污賄賂、規范司法行為、法律監督情況等工作,其中法律監督工作報告測評總體滿意率為100%。認真貫徹省人大常委會《關于監督司法機關工作的規定》,制定自覺接受監督的實施細則。省檢察院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3件,并及時反饋辦理結果。加強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經常性聯系,主動走訪人大代表,邀請視察檢察工作,通報工作情況,征求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員的監督,完善監督程序,加大監督力度,案件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全省檢察工作取得的成績,是省委和最高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和政府、政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關心幫助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全省檢察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五年來的實踐,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維護核心、捍衛核心、緊跟核心,是牢牢把握檢察工作正確政治方向的根本前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是踐行人民檢察為人民宗旨的根本要求;堅持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著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是彰顯檢察工作價值的根本途徑;堅持“政治建檢、業務立檢、公信樹檢、素質興檢、科技強檢”總體工作思路,全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是統籌推進檢察工作協調發展的正確選擇;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檢,狠抓高素質檢察隊伍建設,是檢察工作發展的有力組織保障。
當前全省檢察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一是適應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對檢察職能、工作重點、隊伍建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檢察機關調整工作部署、提升法律監督效果需要進一步研究。二是立足檢察職能服務改革發展大局的作用發揮得還不夠充分,法律監督力度仍需加大。三是司法改革配套制度還不夠完善,一些改革在協同性推進、精細化落實上還需下功夫。四是檢察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程度還不夠高,復合型專家型領軍型人才缺乏。五是司法作風和紀律作風建設仍需強化,基層院發展還不平衡。對于這些問題與不足,我們將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2018年主要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黨的十九大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作出全面戰略部署。2018年,全省檢察機關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主動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落實省第九次黨代會、省委九屆五次六次全會各項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積極配合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依法正確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大力提升司法公信,奮力開創新時代檢察事業新局面。
一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保障中央省委重大戰略實施。依法打擊各類刑事犯罪,特別是金融犯罪、涉企犯罪、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完善產權司法保護措施,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努力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積極服務精準脫貧攻堅戰,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嚴厲打擊環境污染犯罪,加大生態系統司法保護力度,努力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二是大力推進平安河北建設,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打擊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犯罪,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法治保障作用,守土有責地化解矛盾、防控風險、補齊短板,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現代化水平,著力打造維護首都穩定的“鋼鐵長城”。
三是大力推進法治河北建設,奮力譜寫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河北篇章。聚焦法律監督主責主業,健全檢察監督體系,扎實全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綜合運用抗訴、糾正違法、檢察建議等監督手段,做到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依法監督、規范監督,著力糾正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問題,切實維護司法公正和法治權威。
四是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精耕細作落實各項改革任務。主動適應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要求,建立健全線索移送、工作銜接等機制。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完善監督制約、流程監控、質量評查、績效考核機制,推進省以下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改革試點,深化內設機構改革,加快構建檢察管理和司法辦案新模式。
五是深入實施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檢,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檢察隊伍。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在檢察機關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提升檢察人員職業素養。加強基層檢察院建設,打造“智慧檢察”,提升檢察工作戰斗力。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全省檢察機關將緊緊依靠省委和最高檢的堅強領導,依靠人大的有力監督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認真貫徹本次會議精神,勇于擔當、銳意進取,為新時代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